May 31, 2019

寫論文的心得。




寫論文是個長期的累積,在這過程中,看到很多人用不同的方式、心態去面對。尤其是在最後關頭,更為明顯。現在,我和朋友們都處在最後關頭,因為我們差不多 6 月初就要送出論文,給審查委員一個月的閱讀時間,因此,差不多 7 月初、中進行論文的口頭考試。

看到身邊朋友寫得很痛苦,甚至有的人說是來還債的,還文字債,我慶幸自己不至於如此痛苦。人為什麼會痛苦,可能是因為跟內心需求要的不一樣,跟想要追求的東西不同,這些感覺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心靈的不自由。因為感受到心的不自由,所以感到痛苦。當然,這過程中,我也有同感,也嘗試去問為什麼,以及如何達到精神上的自由。不過,和其他朋友比起,我是幸運的。

阿雲寫一個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東西,將東西吐出來之後她只想一把火燒掉,也不知自己為什麼要寫這篇論文。我想,這是因為找不到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在最後關頭,她連續幾天只睡兩、三小時,整天喝大量咖啡嘗試保持清醒,只為了產出論文。

至少,我是喜歡自己研究的東西的。換句話說,這東西對我有意義。有什麼樣的意義?是精神上的。我研究的,是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詩歌。探討的範圍,是東坡詩中的自然山水,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謂的宇宙萬物。我覺得研究這個之所以有趣,是在於發現古人(東坡)怎麼看待自然,從中,自然又如何帶給他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脫,所以從詩中也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哲學,看到他怎麼超越現實的束縛,尋獲心靈的自由(他本來就是一個愛自由的人)。

這兩、三個星期,我變得沒什麼食慾,時間感知也變得很有趣。例如,我搞不清楚今天星期幾。又如過幾天阿凱會來,如果不提,我可能到星期六晚上才想到。在時間的感知上,我變成脫離了現實,沒有昨天、明天,只有今天。聽起來好像是活在當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專注在現在要處理的事。

至於食慾,我變得沒特別想吃東西,但是心裡清楚,時間差不多了,就該進食。也知道應該吃什麼,身體會比較輕盈、愉悅。不知道是因為待在台灣太久(通常在台灣待上一段時間,差不多快要半年的時候,我都會對這段時間所吃的食物失去興趣~然後就會開始吃平時不會吃的食物,通常都是比較貴的那種~~),還是因為論文的關係,可以說是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好吃的東西也無法引起興趣。不過,我還是有吃的,只是,沒有食慾就是。就是讓自己去吃(自己知道有益於身體的食物),一天至少一次正餐。

前天在圖書館,我遇見另一個也在寫論文的朋友。一年不見,她變得憔悴好多好多。她一看到我,第一句就說我瘦了。我們互相交流彼此的狀況,才知道原來她也是沒食慾,也是一天一次正餐。她甚至寫論文寫到懷疑人生的地步~~不是開玩笑,真的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讀博士班、研究東西到精神出狀況。一來,真的會跟現實世界脫節,因為完全專注、沈浸在另一個世界裡,不過當然,這當中也有美好的感受體驗,如果你研究的是你喜愛的或感興趣的東西;二來,為了理解那個東西,每天花時間對它,它似乎成為一個無時無刻陪伴自己的東西,可是身為人,有時真的需要與另一個人接觸、交流,與外界連結;再來,如果是獨在異鄉,這種深沉的孤寂感可想而知,知心的朋友沒幾個,家人又在遠方,沒能與外在世界連結的孤立感真的是讓人更感幽獨落寞,可是重點是,那個人可能不覺得自己被孤立,也沒有覺察到與外在世界、與其他人連結的重要性,同時更忘了自己和他人、宇宙是一體,忘了這份一體感是恆常存在的。少了這份深層的內心連結,孤寂感被放大,這個人的世界只會更黑暗,若不懂得如何自我開解,只會落入自我思想侷限的陷阱。

之前聽羅鈴沛老師解說佛學,她提到對憂鬱症的看法。她說,憂鬱症其實就是掉入了自己的思想的圈套,可是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那個圈套,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因此,她認為思想是一個武器,可以拯救亦可以傷害一個人。如果意識到自己陷入某中觀念、情緒狀態,可以用另一個思想方式(如佛家)去解套,去化解,這樣就是自己解救了自己。

還是要謝謝緣份讓我有機會在這一生經歷寫論文的經驗,因為經歷了,我才發現、覺察到自己種種情緒和身心反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ilent Screams Starts Here 。

K A B O O M

T W E E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