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3, 2018

奇妙體驗。


睡前,意識模糊,一股平靜的安心擁抱全身,我不知道,直到意識到嘴角微上揚。

睡醒,意識模糊,忽然覺得自己和他人是相互連結的,而那份連結給我的感覺,是平靜美好的。當下的意識,既不清又清楚,有一種頓時明悟萬事萬法只有一真相的感覺。

可是醒來之後,這些感覺和體悟逐漸變得模糊。

真讓我懷疑,究竟哪個是夢,哪個是真。

June 22, 2018

不同的同。





原本棱角以為,要找像棱角的朋友,才能做朋友。

後來才明白,如果兩個都是棱角,是無法和合的。

它們一開始可能會因雙方的相似之處而相互吸引,但不久之後,卻因相似之處而分開。

唯有一圓一方,方能互補相合。



曾經以為,人會因共同興趣、共同話題而走在一起。

後來發現,那只是表層的共同。

而會一直走在一起的,表層是迥異的,而雙方的深層所具有的共同性質,則是心的頻率。

因為迥異,所以多元。

因為心近,所以懂得彼此的語言。

因為愛,所以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有你。


我們的愛。






感謝緣分怎麼那麼奇妙
讓不可能的兩個人
變得可能

這段愛的旅程
有太多喜悅驚喜
還真讓我無法置信
後來才明白
是你,讓一切變得可能
是你,讓一切變得美好的可能
讓我們這愛的旅程
幸福豐盛

心懷感恩
因此相互珍惜敬愛
我們的愛,耐過寒冬
依然盛開
因為愛
一直停留
在最初的美好


《我們的愛》
柔,2018.06.21

圖/摘自網路

June 17, 2018

不被理解的勇氣。






終於明白老師說的,不為別人而活,為自己而活的意思。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呢?因為要先學會放下你希望他人給你的認同。



為什麼要尋求他人對自己的認同?

因為它讓我們感覺很好,感覺對自己有價值。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會習慣為他人的期望而生活。

也因此,我們失去了原始的自由。



看了橒送我的書《被討厭的勇氣》,下面的小標題就是「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我不完全認同這想法,但是,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可能性。

我不完全認同,因為覺得這句可以再有更精準的解釋。

「所謂的自由,是隨時做好不被他人理解的準備。」

「討厭」是個強烈的字眼,再者,「被討厭」是因為「不被理解」。



是的,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我們不受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如果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誰又會為你的人生而活呢?

你過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別人的人生。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分清楚,這是誰的課題?

也就是說,先想一想「這個決定所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就會知道這是誰的課題了。

舉例來說,如果朋友約你出門,期望你和他一起出遊,但你最近雜事很多不想出門,想留些時間給自己,但你的朋友再三約你,這讓你很難做人。

先想一想,如果我決定去或不去,這決定所帶來的結果,最後是由我來承受。也就是說,這決定所影響的是我,不會是我的朋友。這樣一想,就會比較容易判別自己該如何拿捏。

再舉一例,如果父母期望孩子用功讀書,而孩子選擇不用功讀書,那麼最後要接受這決定所導致結果的,是這孩子。這孩子可能無法進心裡想讀的大學或科系,承受這些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那麼用功讀書,就是孩子的課題。

簡單來說,就是這是「誰家的事」?

我們管好自己的事,別人的事是人家的事。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是因為我們干涉了別人的事,不然就是自己的事被他人干涉。

只要分清楚這是誰家的事,清楚這決定的結果將由誰承受,就會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因此,想做真正的自己,固然需要勇氣。

大家期望你去那社交活動,可是你不想。而如果你想自由,想跟著自己的心,那麼你可能就必須做好「不被理解」的心理準備。

如果你想要為自己而活,想要自由,那麼,你需要具備「不被理解的勇氣」。


K A B O O M

T W E E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