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30, 2018

碩三下學期。






(一)平衡點


最近過著非常充實的生活。

不想以「忙碌」來形容,總覺得「充實」比起「忙碌」,較含有「快樂學習」的成分,但不得不承認它同時帶給我的,是壓力。

在這樣的生活,我一直在學習如何跟壓力和自己的慾望(對自己的期望)和諧共處。我試圖找到,讓自己持續努力以達到對自己的期望有所滿意,同時卻希望自己能擁有平靜舒服的悠閒。

就這樣,在一張一弛、一鬆一緊之間,我試圖找到一個舒適的位置。這舒適的位置,應該就是所謂的「平衡點」吧。



曾經,有位朋友和我說,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平衡點,它可能只是我們建構出來的東西,而我們一直在以「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為目標,而奮力去追尋。

我想他說得是有道理,那聽起來就是對於尋求平衡點這回事,而持有過度的執著。但是,對我來說,「平衡點」的定義,就是讓自己在千變的生活和萬化的世事中,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自在的位置。簡單來說,就是「調整自我」。

我還在學習如何「心轉外境」,但無可否認,外在環境往往會影響內心感受。在變幻不斷的世事中,原本調整好的身心狀態,明天又因為一些新的改變。在應對和處理一直更新的改變的過程中,我會隨之調整內心的狀態,找到一個舒服點,讓自己在努力中休息,休息中努力。

在一張一弛中感受到舒服點,也是一門學習課題。



(二)認識自己。


(1)

我很容易對自己或事情自訂目標,並希望自己可以達成。也就是說,我對自己是有一定期望的,並常常把自己推到極限。希望事情可以按照自己想像中的進度進行,希望事情做得可以更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算是一種對「美好」的追尋,追求美好、感受美好,本來就是人的天性。

但是,我很容易掉入追求「完美」的陷阱。一旦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我會不停的修改,進而感到焦慮。甚至,如果那件事不是我所擅長的,我會不敢去給自己任何設想和期望,只因害怕自己達不到那份高度。或是我根本不敢開始做那件事。可能這是因為,我害怕接受自己的失敗吧。不敢接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的事實。

(2)

本是敏感的人。對聲音、光線較為敏銳,對內心感受亦是如此。事情一多,我陷入焦慮、緊張的狀態,睡眠也跟著起了變化。

原本之前是累了就睡,但現在是,累了也會面臨睡不著的可能。我明白這是生理反應所致,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要放鬆。做瑜伽、拉拉筋之外,幸好有凱凱一路陪著我。凱凱是最佳良藥,總是為我開解心結,化解煩惱。其實他所做的,就是讓我從另一角度看事情。他總是不厭其煩的溫柔解釋,耐心引導。

感謝專屬心理醫師凱,也感謝自己的覺察。現在身心和睡眠狀況改善許多,雖然偶爾還是會犯一下。

中醫師曾說過:你的人齁,不需要叫你努力,你應該做的是放鬆。

(3)

奇妙中醫師還點出,我在追求心靈修習、精神層面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和忘記照顧身體。她不說,我還真沒發現。





小結。


美好的人能支撐你完成某件事,雖然這份力量應該學會自己給予自己。

這段日子,很感謝有你們的陪伴,特別是凱凱。

我毛躁時不想理人,累時不想說話,想擁有自己的空間,想擁有獨處的時間,這些你都用愛和理解來擁抱這樣的我。我的語言你明白,你的笑話我聽懂,這樣的陪伴,是讓我完全舒服自在的做自己,毫無顧慮,毫無疑問。

Loves。


(圖摘自網路/Tamara De Lempicka)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ilent Screams Starts Here 。

K A B O O M

T W E E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