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1, 2019
活在「現在」。
台北好不容易晴天,卻在房裡寫論文寫到手腳冰冷。
寫完一段,便起身下廚,煮家鄉味東炎。
湯麵在鍋中沸騰,如火紅浪花,霧氣紛飛。
攪拌湯麵的瞬間,才意識到,留在台灣的時間也剩不多了。頓感人生還有幾回可以過這樣的日子?
人生還有多少個「現在」?
不,人生有的,就只有「現在」。
March 4, 2019
為自己負責,再見「拯救、迫害、受害」循環。
讀了才發現,自己一直在為他人的情緒和感受負責。我一直不想讓他人失望,藉由為他人負責來建立和維持親情、愛情、友情。
我會把他人的責任往身上攬,直到自己身心俱疲,然後自認為變成了受害者。
這是一個拯救者、迫害者、受害者的循環性劇本角色。遇到有需要或有問題的人,就會有一種想立即幫忙的感受,否則會覺得愧疚。
其實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一直找工他人,就會忽略自己的個人需求、感受,我們會把自己放到一邊。
拯救,其實是自我價值低落。我們之所以拯救,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即使這些感受很表面、稍縱即逝,但是照顧別人讓我們感覺很不錯,證明到自己夠好,又能掌握權力。
我們可能一直被教導要未他人負責,而不必為自己負責。
拯救其實是一種自我毀滅的回應,是一直讓自己去依附他人,卻與自己脫節的方式。這也是一種我們企圖控制的方式,但卻會反過來被他人掌控。
學會為自己的抉擇、行為負責。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了解當我們無法做想做的事情時,我們會有多不開心。
學會真誠、坦然的面對自己。
不去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幫忙,而是詢問對方是否需要什麼樣的協助,有時也可以問要幫助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關愛和幫助的訊息是完全不一樣的。關心別人和付出,都是很好的,是我們必須去做的,但是我們不需要「不斷付出,直到感到受傷為止」。付出是好的,但不需要一直奉獻,保留一些給自己是沒關係的。
我相信上天希望我們助人,分享自己的時間、才能與財力,但我也相信,祂要我們付出的時候保有高度的自信。唯有對自己喝對方都感覺自在良好,才算是慷慨仁慈的行為。
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
Codependent No More
How to stop controlling others and start caring for yourself
by Melody Beattie
Subscribe to:
Comments (Atom)
Ma Vie en Mots
K A B O O M
-
Most people on the earth are caught on the wheel of karma, this means they've been living life after life after life, hundreds of lives...
-
今天跟卉翎一起見黃奕珍老師。原本和卉翎一樣,不知修改論文要從哪裡下手,老師說,你們的問題都不大,都是小問題。大問題是那種需要修改架構,動到筋骨的,那種通常寫得歪七扭八的,所以才需要大改。你們的都是修其中的小細節,所以不用覺得怎麼樣。 聽老師這麼說,心裡安定很多。後來老師先離...
-
十一月的天空已經被無限宇宙消化了二十多天,剩下的日子並不多,我還在佇立著,影子依然停留在那柱街燈下,還是已不知不覺的向前走了幾步?當局者迷。處在這個時空這個空間的這個人只能看見自己腳上穿著的拖鞋,卻看不見自己到底走了多少米多少公里路。只有在未來的時間線上,回首,才會發現自己一路...
-
寫了一封信給瀅安,祝福她生日快樂。 就這樣和她住了四年,差一點沒在信裡說「沒想到,我們同居了四年」,如果真說了,她男友會想打我吧。 這四年,她的溫柔卻堅毅的精神啟發我很多,尤其以柔克剛的特質,總能化解人際關係的衝突。 我脾氣不好,行事衝動,缺乏耐性,這四年多虧她的照...
-
20190708 上個星期四(20190704),學習身心靈瑜珈之後,感覺思路更清晰,同時也更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這在飲食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從上個星期四起,每天早上給自己一些時間,做瑜珈靜心,感覺自己的身體。現在,感覺更平靜,更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