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寫意如流水,緩而清淨。
打掃家裡曬衣洗衣,研發新食譜,彈琴創曲子,在家裡安心當個粉臉婆,還年輕,不至於黃著一張臉。
悠哉的日子總是容易讓人迷失。一不小心二十四小時就從指縫間飄走。
雖然看個電影幾個小時就輕易的過去,但我從來不覺得那是一種浪費。
很多的情感、道理甚至生命的哲學,其實都是電影所蘊含的思想內容。
龍紋身的女孩。
還沒看過《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oo)小說,就先看電影了。
這是一部瑞典小說。雖然中英譯為「龍紋身的女孩」,但小說原名翻譯「Män som hatar kvinnor」其實是「憎恨女人的男人」(Men Who Hate Women)。
看完電影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才發現有瑞典與美國版,而我看的是瑞典版本的。美國版的《龍紋身的女孩》榮獲 2012 年第 84 屆奧斯卡諸多獎項,女主角則獲得最佳女主角之獎。
真人名為 Rooney Mara。 平時的 Rooney 跟電影中 的形象形成超大的對比。 |
瑞典版所塑造女主角的形象相對之下比較男性化,而且較有成熟意味兒。
是否覺得對比超大的? 本名為 Noomi Rapace。 |
美國版本和瑞典版本的《龍紋身的女孩》二者比對之下,發現美國版本的在性愛色彩較濃厚,而且男女主角的性格與互動有所不同。
瑞典版的男主角比較溫柔,女主角性格剛強而且較為主動,不愛說話。美國版的男女主角也有其特質,只是比例不完全相同。美國版的男主角比較主動,形象有 007 角色的影子。
美國版的男女情意。
男女互動的部分,美國版本的比較著重在男女情誼份上。
美國版本的男女情愛色彩較濃厚,更刻畫女主角從行動透露對男主角的愛意,過程中逐漸鋪陳女主角如何漸漸傾慕於男主角,層層遞進。從初次見面背後暗藏電擊棒,後來主動做早餐給男主角吃,到最後的結局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編劇把電影結局設計成女主角暗地裡替男主角洗脫罪名,而男主角卻絲毫不知。這對觀眾來說是個極大的感動。對我而言,用行動證明一切而隨便不掛在嘴邊的愛總是給人最踏實的感覺。
女主角先跟男主角借錢,依自己的方式幫男主角洗脫冤名。美國版本的《龍紋身的女孩》呈現出女主角雙重身份轉換的細節,跟瑞典版本的比起來,算是給觀眾一個更為清楚的交代。
最後一幕則是女主角像個深陷戀愛圈套的女孩,從舊照片裡發現男主角曾穿過的黑色外套,而打算另買一件新的送給他。從這裡可以看出,女主角雖然裝扮如此男性,但她的內心依然住著一位女孩,從買禮物這件事情來看,電影情節充分透露她對挑選禮物給愛人的心思與細心。
騎車到男主角家,欲把禮物送給他的時候,在遠處的她親眼見證男主角與他心愛的女人的背影,倆人在寒冷刮風的天氣下摟抱著,正要搭乘小黃離開。
從拍下的鏡頭,我相信我們都從女主角的冷傲眼睛裡讀出她的孤獨,深沉的寂寞,以及一種說不出的傷痛。這是個不清不楚的戀愛三角,而這是愛情遊戲裡第三者的感覺嗎?
深愛著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愛你,他的心已住著另一個人。而你,只是一個平凡的過客,如一般的塵埃,無心沾染他的世界,而他,也無意在你渺小的世界留下萬級的地震,染了遍地的血紅色。
女主角沉默著,看著那倆個緊密的背影,後來把那份禮物扔到垃圾堆裡,很乾脆,如風一樣騎著車,反方向的離開原地。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oo。
兩部劇本相比起來,就會發現美國版本的電影劇本的故事脈絡寫得比瑞典版本的清晰,比如說最後女主角如何換來的雙重身份,過程部分交待得比較清楚。
難怪美國版本的《龍紋身的女孩》會榮獲 2011 年諸多奧斯卡獎。
好吧,突然覺得我可以依據兩個不同版本的同一個電影的主題來寫論文。
果然不應該唸語文教育的。
(文/鄧凱柔)
靠,原來有分瑞典版和美國版
ReplyDelete難怪我一直覺得明明當時看男主角不是007啊!